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高密信息网 > 热点资讯 > 现场直播 >  [高密]浓浓冬枣情

[高密]浓浓冬枣情

发表时间:2014-03-02 23:01:16  来源:高密新闻网  浏览:次   【】【】【
张宗春  国庆长假,我叫上在外上大学的女儿,“走,我们去城西农业生态园摘冬枣去。”  我提到的生态园在醴泉街道陈家村,距离城区大约30里路,过去道路不畅到村里趟得半个小时,现在走潍胶路10分钟就到了。经过一片片冬枣林,我们在村口的一个冬枣摊前停下车,当问到能不能到园里摘冬枣时,果农说现在枣大都已下,想吃的话只能从这里买了。  正在我感到有点遗憾时,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这不是张主任,来怎么不说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陈家村老书记任心奎,他开车去初家买东西恰巧路过这里。“走,上家里坐坐。”说完拉着我的手就往村里走。我连忙解释,女儿刚放假回来,领她出来散散心,就不到村里去了。“不中,今天必须住下,我这就和朋刚说说。”老任掏出手机,边说边跨进我的车里,拦着不让走。  不一会儿,一个中年人开着车急驶而来。“这是村里的现任书记任朋刚,你还记不记得,当年就是他带头种的冬枣,现在许多村民靠冬枣致了富,这还多亏了你们包村干部哩!”老任满脸诚意地说。最后,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俩才勉强同意等我下次再来。但千推万辞,还是没挡住俩人的盛情,两盒冬枣硬被放到了车上。  十几年前的一幕浮现在我眼前。那是1997年的秋天,组织安排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原蔡家站镇陈家村。那会儿正赶上村里进行土地整理,白天我们扛着铁锨和村民一起到地里劳动,累了就坐在地头上和他们拉家常,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到了晚上入户调查村情民意。村里临时在村委大院给我们腾出来两间平房,作为吃和住的地方。一日三餐我们就从集市上买来馒头、蔬菜和肉,自己动手做。  1998年,镇里搞种植业结构调整,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从沾化引进了冬枣种植项目,并将试点的任务交给了陈家村。可多年种惯了小麦、玉米的村民就是不接这个茬,村支书任心奎在广播喇叭里动员了好几天,又领着村民代表到沾化参观学习,最终也没有一户报名的。  我们跟村干部一起查找原因,了解到主要是群众心里没底,怕种砸了、折了本。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关键时候,还得党员干部带头。于是,村干部任朋刚第一个报了名,随后其他村干部和一些群众也报了名,当年全村就种植冬枣120亩。为让种植户掌握冬枣种植、修剪、治虫等技术,期间我们多次邀请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到村里举办讲座,并帮着种植户联系购买专用肥料、农药等。群众认可了,工作也就好做了。在我们包村结束时,村里已发展冬枣500多亩,每亩收入达2000多元。  时光荏苒,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陈家村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百脉湖”牌冬枣远近闻名,已成为我市绿色农产品的一张名片,老百姓的生活也芝麻开花般节节高。  品尝着冬枣的甘甜,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来自群众的那份朴实而浓厚的情谊。
责任编辑:高密新闻网
1526536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