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高密信息网 > 热点资讯 > 高密新闻 >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发表时间:2014-03-02 22:49:58  来源:高密新闻网  浏览:次   【】【】【
过去一年科学发展成就  2月17日,市长杨建华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一年来,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13612”思路举措,真抓实干,创新突破,圆满完成了市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拉动和要素保障作用,集中解决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56.7∶33.3。  ——奋力推进转型升级,工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以城北工业区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四区”建设,新引进项目45个,总投资300多亿元。大力实施“百家企业提升行动”,骨干企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调整优化结构布局,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高产创建活动成效明显,粮食总产实现“十一连增”。以城西都市农业园区为带动,农业规模效益、园区辐射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畜牧业稳定增长,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稳步提高规模效益,服务业贡献力持续增强。制定实施服务业发展提速计划,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6.8亿元、增长10.5%,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现代物流业取得新进展,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日趋繁荣。  ——坚持全域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强化规划指导管控作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纲要阶段成果,镇街区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推进,城市绿地、燃气等专项规划不断完善。小城镇建设不断深化,小城镇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内生动力日益增强。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系统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确定的16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年完成民生支出26亿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社会保障和救助能力不断增强,新农合、新城合参合率达100%。  ——着力提升行政效能,政务服务环境持续优化。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及市委七项规定,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政府系统执行力和创新力进一步增强。今年工作任务目标 2月17日,市长杨建华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引领,以开展大招商招大商与转调创活动为抓手,全力组织实施“1364”思路举措,增投入、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  主要预期目标是: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和民生指标增幅高于潍坊市平均水平,全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人口控制等刚性目标,在全国百强县和全省县级财政的位次前移。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力争达到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一)更加主动地实施转调创,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必须坚定“工业强市、工业兴市”不动摇,更加积极主动地在转型升级中盘活存量、扩张总量、提升质量。  ——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从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等领域筛选200家企业,更大力度开展“百家企业提升行动”。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切实把握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空间开拓,积极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化。加快“智慧高密”建设,着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工业智能制造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园区化。举全市之力再掀城北工业区建设热潮,以此为带动,全面提升“四区”发展水平。 (二)更加主动地做好“三农”工作,在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主动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升级。深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速推进城西都市农业园区、胶河旅游观光农业园区等建设。——着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组织实施全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小麦产业项目县、王吴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健全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等工作。  ——着力推进农民增收致富。积极争取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农民转移就业、返乡创业。 (三)更加主动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增强产业转型带动力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实施服务业发展提速计划,积极主动地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胶河疏港、晟绮通关、临港铁运等物流园区。引进建设一批区域性、全国性采购中心和分销基地,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物流业态。  ——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加快金融中心规划建设,带动整合各类金融保险业态,健全完善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切实搞好专项旅游规划,争创省级优秀旅游城市。加快建设南部文化发展区,重点建设东北乡文化影视旅游体验基地、红高粱民艺民俗村等项目。  ——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加快银座商城、中百佳乐家等高端服务业项目建设,推动商贸流通业上档升级。深入实施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进一步活跃城乡消费市场。 (四)更加主动地统筹城乡发展,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积极主动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努力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城市品质。  ——坚持精心规划,引领城乡发展。修编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及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东部新城规划和城镇化发展规划。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分工有序的区域城镇体系。  ——坚持精品建设,打造中心城区。积极探索旧城改造新模式,引导建设资源节约型住宅,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开工建设一批市政工程。  ——坚持精益管理,提升城市品质。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背街小巷、城市社区环境卫生。健全完善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打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坚持统筹理念,建设魅力城镇。研究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意见,统筹推进中心城区、镇区、中心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围绕构建“两型”社会,深入推进“三八六”环保行动,强化水、大气、农村环境治理,促进全市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五)更加主动地深化改革开放,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上实现新突破。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把改革开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促发展转型、促民生改善;以开放的思维和胸襟,开辟新空间、增创新优势。  ——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深化改革。加快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重大公共资源统一交易监管。赋予镇级更多发展自主权,增强镇域发展活力。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扩大开放。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抓好各类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现有企业国际竞争力;全力推进外资利用工作。  ——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强化招商。以“百个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突破大项目建设。瞄准国际国内500强等知名企业,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  (六)更加主动地改善民计民生,在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上实现新突破。积极主动地发展民生事业,努力让全市群众过上更加殷实的日子,享受更加幸福的生活,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优化城区学校布局,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持续提升保障水平。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推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福利慈善事业。完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健全完善矛盾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和信访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深入推进“法治高密”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继续办好10件民生实事2月17日,市长杨建华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市政协将继续办好10件民生实事。(1)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2)90-99周岁老人高龄生活津贴每人每月由60元提高到100元,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410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2500元。(3)建设1处市老年健康服务中心、10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0处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幸福院,进一步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积极创建中国长寿之乡。(4)建成潍坊市内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年内新增城乡就业1.5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亿元,为所有城乡劳动者、创业者和用工企业提供优质均等的就业创业服务。(5)优化城区中小学校布局,积极推进朝阳中学扩建、市实验学校和孚日小学等项目建设,着力化解城区中心学校大班额问题。(6)启动“放心主食”工程,建设1个主食生产配送中心、30个销售门店、60个固定售货亭、100个销售网点,三年实现全市安全主食全覆盖。(7)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公共租赁住房282套,改造棚户区1055户,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5户。(8)新建5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26处沼气工程、4座垃圾中转站、100处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9)新铺设6公里供暖主管网及分支管线,新建11座二级换热站(分配站),新增集中供暖面积150万平方米,解决部分新建小区供暖问题。(10)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在城区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设置公共自行车站点141个,配备公共自行车2900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2月17日,市长杨建华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新的一年,市政府将积极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转变作风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更加注重高效施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从政,努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建设效能型政府。按照“八最”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简政放权。以行政提速30%为目标,以市民之家服务平台为载体,加快行政审批、信息发布、行政投诉受理等行政资源整合,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建设法治型政府。强化法治思维,严格按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管理事务。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各项建议提案,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建设责任型政府。大力倡树“全面争先、改革创新、苦干实干”三种精神,在困难和阻力面前,始终保持勇于担当、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实践检验的一流业绩。  ——建设服务型政府。扎实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带头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完善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管理规定,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建设清廉型政府。始终坚持清廉自守、秉公用权,把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落实到政府工作各环节,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对腐败现象零容忍;充分发挥监察、审计职能作用,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国有产权出让等重点领域监督检查,让腐败活动无处藏身,促进政风行风不断好转。
责任编辑:高密新闻网
15265361315